能源知识
55世纪welcome,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宣城:虚拟电厂助力能源绿色转型
完成安徽全省首笔分布式光伏绿电中长期交易、组建安徽省首家实体化运作的虚拟电厂管理机构、五家虚拟电厂在宣城区域内共聚合各类资源规模599.6MW……近年来,宣城市推进虚拟电厂的建设和管理,整合全市电网可调负荷资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力供应稳定可靠,助力能源绿色转型。
2024年12月30日,宣城全域虚拟电厂完成安徽全省首笔分布式光伏绿电中长期交易,交易总量为23MWh,标志着宣城全域虚拟电厂已具备参与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交易及绿电、绿证交易的能力。
“首笔交易我们没有赚钱,就以进价卖出去的。”近日,在宣城全域虚拟电厂的大厅里,南天能源服务公司副总经理赵舜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后续的交易虚拟电厂已有获利。
据介绍,在绿电交易业务方面,宣城全域虚拟电厂已办理分布式光伏绿证2600多张。2024年12月16日,宣城南天电力有限公司以宣城全域虚拟电厂主体身份在省交易中心成功注册,国网安徽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所代理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同时在省交易中心注册成功。
虚拟电厂对于普通人来说似乎还有些陌生。简单理解,虚拟电厂不是真正的实体电厂,没厂房也不发电。它是一个聚合能源的平台,聚合分散的充电桩、储能、分布式光伏、工业负荷等资源,由虚拟电厂来代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运行,55世纪,获得经济收益。随着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虚拟电厂为科学用电、绿色能源转型提供了解决方案。
“宣城全域虚拟电厂自2024年7月正式上线户光伏和工商业用户。”赵舜介绍,目前宣城全域虚拟电厂的经营业务主要包含分布式光伏绿电绿证交易、需求侧响应、调峰业务,后续将开展电力现货交易、车网互动等业务。截至2025年3月,宣城全域虚拟电厂平台聚合分布式光伏资源121.3MW,工业负荷350.8MW,储能5MW,充电桩9.9MW,总接入规模约487.9MW,具备113.2MW的可调能力。
2024年7月,安徽省公布首批8家虚拟电厂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位于宣城市境内的宣城全域虚拟电厂、固德威虚拟电厂位列其中。目前,这2个项目已聚合全市范围内分布式光伏、工业负荷等资源规模近60万千瓦,可调能力达14.42万千瓦。
为将进一步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推动虚拟电厂规模化应用,2025年3月,安徽省宣城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经宣城市发展改革委批复成立并投入运营,这是安徽省首家实体化运作的虚拟电厂管理机构。该中心由宣城供电公司牵头组建,与宣城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合署办公,旨在整合宣城全市电网可调负荷资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近日,55世纪,在宣城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里,记者看到墙上的大屏幕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展示着新型电力负荷管理和宣城全域虚拟电厂的相关内容。
据介绍,宣城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已与宣城全域虚拟电厂、固德威虚拟电厂、大唐虚拟电厂、国电投虚拟电厂、合肥虚拟电厂等五家虚拟电厂核实聚合资源清单,签订需求响应合作协议,支持虚拟电厂资源聚合,日常开展资源监测55世纪welcome,。目前,五家虚拟电厂在宣城区域内共聚合分布式光伏、工业负荷55世纪welcome,、储能、充电桩等资源规模599.6MW,具备144.2MW的可调能力。
“需求响应主要是在用电高峰的夏季。” 国网宣城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专责孙诗晴向记者介绍,去年迎峰度夏期间,宣城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第一时间组织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共四家虚拟电厂参与响应,参与代理用户26户、获得补偿19.11万元,补偿总金额全省第三,切实保障了“供电无忧、居民无感”。宣城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将探索虚拟电厂参与新能源交易、辅助服务市场等新业务模式,更好服务能源绿色转型。
宣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1月14日补选邓继敢为宣城市人民政府市长。
国家能源集团池州电厂二期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各标段均按节点安全有序推进。
此次消防宣传月活动以“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为主题。仪式前,主持人与现场观众进行有奖知识问题互动问答,并设置消防主题小礼品,现场反响热烈。仪式上,出席领导共同为全市消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现场颁发...
启动“律服千企”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以律师事务所派驻律师进园区,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的方式,及时帮助企业梳理风险、防控风险。
3月23日,宣城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市气象局联合发布森林火险红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