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世纪新闻中心

55世纪官网入口,央媒看青岛 《经济日报》聚焦青岛: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2025-04-14 12:42:5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近年来,山东青岛高新区通过全面系统推广可再生能源供热和回收余热、加速推进“绿电倍增”工程等措施,推动实现了供热过程污染物、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量趋零以及二氧化碳的存量减排,为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绿动力”。

  在位于青岛高新区的一个能源站内,几台地表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据青岛高新高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运营经理董康介绍,他们在青岛高新区建成了三处能源站,总入网供热面积达138万平方米,年节省煤炭近15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7万吨,其减排二氧化碳作为碳指标配额进入碳交易市场,按照当前碳交易价格,每年将产生约3500万元的碳交易价值。

  自2022年以来,青岛高新区通过污水源热泵、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的建设,总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高达426.24万平方米,占青岛高新区总供热面积的44%,基本覆盖了2022年以来的新增供热区域。可再生能源供热过程几乎无大气污染物排放、无固体废物产生,已减少化石能源使用12494.4吨标煤/年,节约用电2725.5万千瓦时/年,年减排二氧化碳6万余吨。

  从2021年开始,青岛高新区还加速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当前已建、在建光伏总装机容量已达70兆瓦,年发电量高达6063万千瓦时。“我们公司通过建设新的光伏车棚,利用太阳能为工厂提供绿色电力,预计每年发电43.8万千瓦时,约占工厂年耗电量的10%,每年可减少约292吨二氧化碳排放。”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健康安全环境与质量保证经理邓国栋说。目前,55世纪首页,青岛高新区工业企业“绿电”消费总量超过8000万千瓦时,占比达20%左右,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13万吨/年,间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量9800吨标煤/年。55世纪首页,

  青岛高新区近5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93.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30.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费总量下降39.3%,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5.5%。

  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卢阳表示,将继续通过政策激励、典型案例推广等方式,鼓励更多单位参与减污降碳技术的探索、创新和应用,有力推进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55世纪首页,

  据统计,2025年以来,青岛大港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一季度累计出口5036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60%,创历史新高55世纪官网入口,。[详细]

  4月13日上午,“乡村好时节·游购乡村”主题年活动——青岛2025第二十一届沙子口鲅鱼节盛大开幕。4月13日上午10点,鲅鱼节开幕式在主题MV《...[详细]

  4月10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圆满完成青岛首航,4000多名旅客尽兴而归55世纪官网入口,,新一批5000多名旅客满怀期待在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开启...[详细]

  北安隧道的贯通,是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后续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详细]

  夏富区间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构造破碎带、富水砂层等风险,同时需下穿青银高速、白沙河及侧穿建筑小区,叠加小净距隧道等工程难点,施工难度...[详细]

  市交通运输局公共服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4月4日至6日),全市“铁公机”等对外交通运输总量98.31万人次,日均32.77万人次。[详细]

  民营企业积极布局新产业、新赛道的背后,是青岛持续加密政策支持、加大服务力度,以“组合拳”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创新生态。[详细]

  “菜园子”劳作体验、浪费饭菜上“黑榜”……杜绝舌尖浪费青岛企业“出大招”

  岛城首例!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为一岁半患儿成功实施国家集采人工耳蜗双侧植入术

  进出口陆运忙不停!一季度上合示范区开行TIR车辆80车次 发运量居全国首位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