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世纪新闻中心
山东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力争年内建成济南国瑞等陆上风电项目55世纪官网入口,
本报5月15日讯 大力推进风电规模化开发,合理有序发展光伏;力争年内建成济南国瑞等陆上风电项目;将发挥济南起步区“五型”充换电站示范作用,开展多场景的现货市场车网互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
近年来,我省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2024年6月,装机规模在东部沿海省份率先破亿,10月历史性超过煤电。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过51%。其中光伏装机8514万千瓦,居全国首位。
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消纳工作,明确提出要完善新能源、清洁能源消纳体系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制定实施促进新能源消纳系列政策措施。2024年,全省风电利用率96.4%,光伏利用率98.5%,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值0.5、1.7个百分点。
今年4月,《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印发。我省大力实施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火电调峰增强行动、新型储能提振行动、电网支撑强化行动、绿电消费促进行动、消纳模式创新行动、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行动、用户侧响应能力提升行动等“八大行动”,聚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其中包括,大力推进风电规模化开发,合理有序发展光伏,积极优化光伏、风电总装机比例。到今年底,全省光伏、风电总装机比例由目前的3.2:1优化到2.6:1,更好发挥风光互补特性,有效缓解光伏发电出力“午间高峰、夜间低谷”问题。
同时,提速存量机组灵活性改造,全年完成2000万千瓦机组改造及核定;强化煤电基础调节地位,年底前建成大型煤电机组268万千瓦。积极发展压缩空气储能,年内新增规模100万千瓦左右;科学布局电化学储能,年内新增规模200万千瓦以上;积极支持独立储能发展,鼓励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应用,完善储能市场交易机制,持续增强灵活调节能力。
我省支持电力用户在新能源大发时段加大购电力度55世纪官网入口,,提升绿电消费水平;印发实施绿电产业园建设方案,打造一批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的园区。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等4类模式建设3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累计建成30家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小而散”资源,实现灵活的削峰填谷,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开发,建成华电潍坊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积极拓展省外消纳空间,实现富余新能源省间常态化交易,年内力争卖出5亿千瓦时以上。
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是我省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我省将高标准开展“十五五”全省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全域统筹、海陆并进提速风电开发,力争年内建成华能半岛北L、山东能源渤中G一期等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济南国瑞等陆上风电项目。年内谋划10个左右绿电产业园。建成25座“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引导电动汽车低谷充电、尖峰放电,实现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此外,国网山东电力将全力确保我省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加快推进烟威特高压,500千伏高地、渤海等各电压等级新能源配套电网工程建设,系统构建山东电网“东电西送”“北电南送”的输电格局。发挥济南起步区“五型”充换电站示范作用,开展多场景的现货市场车网互动55世纪官网入口,,引领充换电资源规模化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等。